時間:2023-08-02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現代醫學認為,癌癥的產生是免疫監視功能低下導致的后果。免疫系統主要作用是監測腫瘤,癌癥源于逃避了免疫監視的腫瘤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癌癥發生后,化療等治療會進一步削弱機體免疫功能,從而引發腫瘤細胞的轉移與復發。免疫能力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中醫認為正氣虛弱是癌癥發生的關鍵病機,在治療上注重扶正與祛邪并舉,重視改造患者內環境,通過扶正培本恢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重建機體免疫監護功能,抑制腫瘤轉移與復發。
中西醫學在癌癥治療上多有分歧,唯有在免疫治療上卻出人意料地“英雄所見略同”。那么中醫治癌,如何實現重建機體免疫監護功能這一目標?鄭州市第二中醫院在整理歷代中醫腫瘤治療經方、驗方,并結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創新性的“扶正祛邪•抗癌消瘤新療法”,選用三類針對性方藥重建機體免疫監護功能、抑制腫瘤復發與轉移。
一是使用扶正祛邪藥
中醫正氣學說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化就是人體正氣和“邪氣”斗爭的結果。正氣充實就能抵御邪氣,免于發病,即使發病正氣也可祛除邪氣,使機體康復。若正氣虛弱或邪氣過強,正不勝邪,疾病就發生發展(從免疫學角度看,在各種因素干擾下,免疫功能遭到破壞,免疫失去平衡,就會導致有關疾病的發生發展);谏鲜稣J識,中醫治病有“扶正”和“祛邪”兩大基本法則。扶正就是調動機體的抗病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其穩定性;祛邪就是排除破壞免疫平衡的一切因素。扶正可增強免疫功能,即中醫“扶正以祛邪”之意。祛邪旨在實現免疫平衡,即中醫所說的“邪去正自安“,此即中醫辯證施治的獨特之處。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專家認為,正氣虧損嚴重是腫瘤產生的關鍵病機,是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內在條件。中醫腫瘤治療同樣離不開扶正與祛邪,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專家使用扶正培本藥物(分為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四類)來補充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通過改善癥狀、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保護脾胃和骨髓,來達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的生長與發展之目的;而祛邪的目的在于軟堅散結,祛痰化濕,祛逐邪毒,以此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控制和消散癌塊,達到邪去正安的目標。實驗證明,扶正祛邪藥具有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監視和清除已經轉移的癌細胞的作用。
二是使用活血化瘀藥
有人認為活血化瘀不利于腫瘤治療,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專家認為,正虛導致的人體氣血運轉不暢可形成血瘀,與痰濁等積聚體內,日久成瘤。瘀血是腫瘤的病因之一,針對瘀血而采用的活血化瘀法是腫瘤臨床常用治法。
活血化瘀不但能祛邪消瘤治療腫瘤,亦可配伍它法對瘀血引起的發熱、瘀血阻絡引起的出血和疼痛等證起到一定效果;钛鍪侵伪舅,實驗證明活血化瘀藥物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與血小板粘合及血管壁粘附,阻止轉移發生。
三是使用利水燥濕藥
燥濕就是利濕、去濕的意思,燥濕屬于去濕的一種方法,指運用苦燥的藥物組方以祛除濕邪。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專家認為,氣機運行不暢可致津液敷布不勻,一方面使臟腑組織因缺乏津液的濡潤而燥澀,另一方面又使不能正常敷布的津液變成痰濕潴留,影響血液運行,日久形成腫塊。陰虛與濕熱并見,是癌癥的一個重要病機特點,在臨床上應使用利水燥濕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以達到燥濕化痰而不傷陰,滋陰清熱而不助痰的目的。實驗證明:利水燥濕藥物可使組織纖維密集、間隙變窄,可防止轉移的癌細胞侵襲和黏附,抑制癌細胞的轉移。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從人的整體制化調控系統功能的動態失衡入手,在中草藥的調控作用下,通過扶正祛邪、重建機體免疫監視功能,有效遏制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最大限度地實現帶瘤生存甚至治愈的目標,受到患者的肯定與歡迎。
延伸閱讀: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簡介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成立于1956年,地處鄭州市中心二七區民主路2號,環境優雅、整潔舒適、交通便利,是集預防、保健、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非營利性公立中醫院,省、市醫保定點單位。醫院腫瘤科是該院臨床重點?,匯聚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名老中醫團隊,專注中醫治療各類腫瘤疾病,廣獲患者好評與信賴。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常年與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機構臨床一線名老中醫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強強聯合,為民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中醫腫瘤及疑難雜癥治療服務。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在挖掘、整理古代抗癌名方并結合臨床實踐予以驗證補充的基礎上,形成了全新的“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療法”,克服了傳統療法治療后腫瘤仍然轉移復發的不足,較好地解決了腫瘤治療后轉移和復發難題,被視作中醫腫瘤治療的一次可喜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