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7 來源:hfw.cc 作者: 我要糾錯
顏值社交的傳統模式雖然依舊占據主流地位,但是以Soul為首的興趣社交模式在近年來也得到了年輕人們的青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尋找有趣的靈魂才是當下年輕人們的共同目標。而Soul張璐團隊始終致力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新穎獨特的社交平臺,近日Soul的捏臉玩法再度引發了社交領域熱議。
與傳統社交App定位于顏值社交不同,Soul張璐找到了興趣社交的新路徑——為了“反顏值”,Soul甚至不支持用戶上傳真人頭像,最終以“興趣社交”扳倒“顏值社交”。早在2019年,Soul就推出了“超萌捏臉”工具,鼓勵用戶自發創作虛擬頭像。到了2021年6月,Soul順勢上線“個性商城”板塊,創作者經濟系統雛形逐漸初現,即由平臺提供簡單易上手的內容創作開放系統,由捏臉師自行創作虛擬形象,并上傳商城進行銷售,獲得經濟收益。目前,據媒體報道,該平臺頭部捏臉師收入已經達到五萬元。
從本質上來看,Soul的“捏臉經濟”,其實就是元宇宙時代的經濟系統——在虛擬世界里構建了可持續輪轉的經濟閉環。
為什么社交元宇宙里的新玩家,變現模式從To B 變遷到了 To C 呢?
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互聯網早期用戶習慣了免費,大多屬于價格敏感群體,而年輕人偏愛悅己性精神消費,是體驗敏感群體,愿意為此買單,這讓社交新勢力有底氣拒絕廣告誘惑。而無論是Discord、Roblox、還是Soul,Z世代年輕用戶的占比都達到了七八成。
另據尼爾森發布的《中國單身經濟報告》,在中國2.4億的年輕單身群體中,42%的單身消費者習慣為悅己買單——無論是在Discord上每月花費9.99美金,換取沒有廣告打擾的環境,還是在Soul上花費幾十元,下單一個心儀的虛擬頭像,莫不如此。
綜上,社交變現主路徑,從To B向To C大遷移,自然不足為怪了。不過,To B、To C變現模式, 并非絕對互斥關系。歸根結底,新社交巨頭拒絕的并非廣告,而是對用戶體驗的傷害,待到模式成熟,應該都會啟動或者提升廣告權重。
以曾經拒絕廣告的B站為例,2016年開始嘗試廣告,到了2021年,廣告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的23.3%,以此增速,有望在三五年后成為B站第一大營收來源。只要手握粘性用戶,To B還是To C,更多源于取舍,而非限于能力。
Soul從不被業內看好,到如今獨樹一幟在新賽道上引領社交元宇宙風潮,這絕大多數因素都要歸功于Soul張璐團隊多年深入年輕群體。在未來Soul張璐團隊還將繼續深耕興趣社交賽道,用嶄新的面貌去迎接年輕人們在新社交時代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