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7-03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我有一種習慣,愛與青蛙賽讀。
我老家的房屋在一片田野的邊上,小時候,我愛讀書。每年不到夏天,春風把青蛙吹醒,三兩天悶熱后,一陣雨下來,青蛙們便開始朗誦起來。而這時我靜悄悄的簡陋書屋也開始有了生氣,我的讀書聲也開始獲得了生機,我把幾乎等于默讀的聲音提高起來。隨著蛙聲的節奏越來越緊,我的讀書聲也開始找到了一種膾炙人口的節奏感。夏天來了,玄幻小說一場大雨后,門口的稻田全盛上了水,青蛙朗誦便陣陣地熱鬧起來,整齊起來,好似鄉村中小學里的學生們齊讀某一篇課文,同時開始,同時讀到朗誦的高潮,同時戛然而止。幼時本來并不是特愛讀書的我,卻愛聽鄉村校園那種齊刷刷的讀書聲,故也愛聽這種蛙聲,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兩三年,形成了習慣,并已聽得入神入心,覺得青蛙那么小的動物,一不為當官、二不為發財,僅為把田野里的禾苗催綠催熟,讀書卻那么的勤奮,何況人呢?人是高級動物,有理想有追求,來人間一世匆匆幾十年,至多百年掛零,卻大多希望能出人頭地。當父母早早地把子女送入學堂,希望子成龍,女成鳳,能各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不說為人類謀發展,為國貢獻,少說也為家庭增光。
青蛙的朗讀,常常是在夏秋,往往是從早到晚到深夜,一陣陣,我受其鼓舞。先是愛聽青蛙的朗讀,后來從青蛙的朗讀聲中尋找到了美,感受到了樂聲,于是獲得樂趣,閱讀興趣大增。我也拿出青蛙的朗讀精神,每天從早到晚到夜深地勤著讀,先是僅讀課本,讀了課本后讀課外讀物,讀得懂的讀不懂的都讀,讀不懂的常常先讀圖片。與青蛙賽著朗讀,讀聲朗朗。夜里,父親常在睡醒一覺后問我:“小卯(我的小名),你要讀到什么時候?”我說:“等青蛙不讀了我才睡覺。”而青蛙常常要到深夜一兩點才停止朗讀。次日一早,我的讀書聲常常會在凌晨五點多鐘就把父母震醒,這時父親常常會問我:“小卯,你沒睡覺嗎?”“我說:“我睡了啊。”“你幾點起的床?”“我在青蛙開始晨讀時起來的。”
每逢春秋,我一直與青蛙賽著讀。幾年的時間里,除了課本外,我讀了《豬八戒吃西瓜》《海燈法師》《華羅庚》《霍元甲》等許多小人書和《伊索寓言選》《王莽起義》《雷峰傳》等故事書。不知不覺間,我通過一次到那時為止算是最正規、最嚴肅的升學考試后,順利地升入了初中,隨著知識面的逐步拓寬和求知欲的迅猛增強,我的閱讀胃口大增。除了比小學課本多了幾倍的課本外,我對課外讀物的閱讀興趣也更加濃厚起來。特別是到了夏秋,青蛙們歡讀起來的時候,我又受到鼓舞而與其賽讀起來。于是在初中的幾年里,除課本外,我讀了《李大釗》《天安門詩抄》《毛澤東選集》1—5卷、《周恩來文集》《春風化雨集》《福爾摩斯探案集》《魯濱遜漂流記》《氣球上的五星期》以及《讀者文摘》(《讀者》原名)、《青年文摘》《大墻內外》《作品與爭鳴》《人民文學》《上海文學》《當代》《十月》《詩刊》《星星》《詩林》《詩潮》《新民晚報》等許多當時讀得似懂非懂的書和報刊。
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過去,考上高中,進了縣城,我就幾乎與陣陣的青蛙朗讀聲絕緣了。
經過十多年后的2003年,我和妻搬到一個叫溝嶺新村的小區,住進一套約100㎡的六層兩居室樓房。周邊有蓬萊苑別墅區、海德堡公寓、八仙別墅,稍遠一些還有名流花園、名佳花園、威尼斯花園、北亞花園、溫泉花園、桃園公寓、西湖新村以及王府公寓等。推開北窗一看,一片紅色房頂的別墅群錯落有致地擺放在窗前左側,窗正前面路的兩側是花園,再前一點是一個水泥地面的籃球場點綴著一遍足有20畝的遼闊荒原,遠處圍繞著有時顯得清清楚楚有時卻隱隱約約地蒙著面紗的牛欄山群,大湯山、小湯山群等。
誰也沒想到,就在這里,竟然讓我又與青蛙結緣了。2004年夏天,一場大雨后,遠遠近近的青蛙都不約而同地高聲朗讀起來,本已很久沒有了朗讀習慣的我,突然想起了小學、初中時與青蛙賽讀的情景,那清晨、那傍晚、那深夜我守在煤油燈下的一景景一幕幕浮現在眼簾、閃現在腦際,讓我不得不走到書桌前,面對一排排的書發呆,然后從中挑揀出幾本來,在心里理出朗讀計劃,又與青蛙賽讀起來。于是,我的又一次閱讀高峰又出現了。這段時間,我幾乎是夜不思睡、廢寢忘食地一口氣讀了《掌權者》《三國演義》……等大部頭書,并主編出版了21世紀今選文叢之《詩歌今選》《小小說今選》《小說今選》《散文今選》等。
遺憾的是,今年窗前的大片荒原據說要開發蓋樓房,已被推土機、挖掘機等三下五除二地推挖得個底朝天,現在漲大水,我在外面,不知那里是否還能聽到青蛙的朗讀聲?待我回去,明年的夏秋再漲大水的時候,我是否還有幸與青蛙競讀、賽讀?
步步生蓮